新闻资讯

宋时轮率9兵团入朝作战多亏贺晋年帮忙不然长津湖战役更惨烈

作者:新闻资讯 日期:2024-12-23 02:37:06

  世人皆知长津湖战役打得异常惨烈,却鲜有人知这场战役背后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。1950年深秋,宋时轮率领的志愿军第9兵团正在为做准备,突然接到紧急入朝命令。由于形势紧迫,15万将士来不及准备充足的冬装就踏上征程。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,一位东北军区的将领伸出了援手,他就是贺晋年同志。5万件日军大衣和棉鞋,看似微不足道的一个决定,却在后来的战役中救下了无数将士的性命。究竟是怎样的阴差阳错,让贺晋年的这个决定如此关键?

  1950年10月19日,一份来自的电报,打破了浙江沿海的宁静。正在进行渡海登陆训练的志愿军第9兵团司令员宋时轮接到这份电报时,部队刚刚完成了一次大规模的演习。

  "立即停止渡海训练,准备改编整训"——这份电报虽然简短,却让宋时轮意识到,台海战事可能要暂缓了。果然,三天后,第二份电报便紧随而来,命令9兵团火速北上山东。

  当时的9兵团可谓是的王牌部队。这支部队曾在解放战争中创下赫赫战功,仅在淮海战役中就打出了"排炮不动,必是十纵"的赫赫威名。宋时轮带领的第十纵队,在徐东阻击战中以三个纵队力量,硬是挡住了军队数个兵团的进攻。

  然而,此时的9兵团却面临着一个巨大的挑战:所有装备都是为渡海作战准备的。轻便的夏装、橡皮船、冲锋舟,这些装备在即将面临的严寒考验面前,显得格外不合时宜。

  11月1日,一个更为紧急的命令传来。此时,美军第十军正在朝鲜战场上节节推进,志愿军急需增援。军委指示9兵团立即开赴东北,准备入朝参战。

  当晚,宋时轮召集团以上干部紧急开会。会上,作战参谋带来了一个令人忧心的消息:朝鲜北部山区的气温已经降到了零度以下,而部队的冬装补给还没有着落。

  就在这时,一位老战士站了起来,讲述了他在东北作战时的经历。那是在1948年,东北的寒冬里,战士们就是靠着一身单衣和必胜的信念打赢了战斗。这番话在会场引起了强烈共鸣。

  但宋时轮深知,朝鲜的战场环境比东北更为严酷。他立即派出联络员,分头向东北军区和后勤部门求援。与此同时,部队开始了紧锣密鼓的整装。

  火车上,战士们还在缝补着单薄的军装。指导员们一边组织学习朝鲜地形,一边安排战士们练习最基本的朝鲜语。没有人喊苦叫累,因为他们都明白,前线的战况已经刻不容缓。

  就这样,一支原本准备在温暖海域作战的部队,在短短半个月内完成了整编,踏上了开往朝鲜的征程。时值深秋,东北的第一场雪已经悄然降临,仿佛是在为马上就要来临的严酷考验提前预警。

  1950年11月初,东北军区的物资储备情况并不乐观。由于之前入朝的部队已经消耗了大量冬季物资,军区仓库中的棉衣存量所剩无几。这样一个时间段,9兵团15万将士的冬装需求,对东北军区来说无异于一场巨大的考验。

  贺晋年作为东北军区副司令员,深知当时的困境。东北军区已经连续为入朝部队提供了大量补给,库存已降到了警戒线以下。当时的东北,正处在恢复建设的关键时期,各类物资都很紧缺。但战争形势危急,9兵团即将面临零下40度的极寒天气,这支部队的冬装问题一定要尽快解决。

  就在这紧要关头,贺晋年想起了一个重要信息。1945年日本投降后,在东北各地留下了大量军用物资,这中间还包括大批冬季军装。这些装备大多被收缴入库,存放在军区的几个仓库中。虽然这些装备已经存放了五年之久,但保存条件相对良好。

  经过仔细盘查,在沈阳郊区的一个老仓库里,工作人员发现了约5万件日军大衣和相应数量的棉鞋。这批装备虽然已经有些陈旧,但质地结实,保暖性能好。更重要的是,这些大衣采用的是适应东北气候的加厚设计,正好适合在严寒地区使用。

  贺晋年当即作出决定,将这批装备紧急调拨给9兵团。为了确认和保证物资能够及时送达,他还专门抽调了一个运输连,昼夜不停地进行转运工作。在短短三天时间内,这批救命的冬装就送到了9兵团驻地。

  然而,5万件大衣远远不足15万人使用。未解决这个问题,贺晋年又采取了一个特殊措施:命令后勤部门将这些大衣进行改制,把一件大衣改成两件较薄的棉衣,这样至少能够让更多战士获得基本的保暖装备。

  同时,贺晋年还发动地方工厂,开始紧急生产棉手套和棉袜。东北的一些纺织厂放下原有的生产任务,开始24小时不间断地赶制这些急需物资。当地群众得知情况后,也纷纷捐献棉被和棉衣,支援前线将士。

  这些物资虽然数量有限,但对于即将奔赴战场的9兵团来说,无异于雪中送炭。特别是那些由日军大衣改制的棉衣,在后来的战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。它们不仅保暖效果好,而且由于面料特殊,在潮湿的环境中也能保持相对干燥。

  贺晋年的这个决定,看似只是一个简单的物资调配,但在当时的条件下,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调集这么多冬装,确实需要极大的魄力和担当。这批装备虽然不能完全解决9兵团的冬装问题,但至少为部队提供了最基本的保暖保障,为即将到来的长津湖战役赢得了宝贵的生存空间。

  1950年11月中旬,9兵团开始了向朝鲜战场的挺进。这支部队从浙江一路北上,经过山东、河北,最终抵达东北。行军途中,天气逐渐转冷,部队面临的考验也越来越大。

  第一个挑战来自运输。由于铁路运力有限,部队不得不采取"部分搭车,部分步行"的方式前进。每天清晨四点,部队就开始出发,直到夜幕降临才能休整。为了不延误行军时间,战士们经常是边走边吃干粮。有的连队甚至创造了"行军做饭法",让炊事班在行军途中架起野炊,确保战士们能吃上热食。

  到达东北后,气温骤降给部队带来了更大的考验。虽然有了贺晋年提供的那批改制冬装,但仍有相当一部分战士只能穿着单衣。为了解决这一个问题,部队采取了"两班倒"的办法:让有冬装的战士在外执勤,没有冬装的则在营房里进行训练和准备工作。

  11月20日,9兵团抵达了鸭绿江边。这时,朝鲜战场的形势已经十分危急。美军第十军团正在向咸兴、长津湖地区快速推进,试图切断志愿军的后方补给线兵团不得不加快入朝速度。

  渡江时正值深夜,江面上飘着零星的冰凌。由于担心暴露目标,部队不能点灯,只能借着微弱的月光摸索前进。渡江用的木船非常简陋,每次只能载十几个人。更糟糕的是,不少战士从未见过这么大的江面,加上天寒水冷,船只颠簸,出现了晕船症状。

  为了加快渡江速度,部队把重型装备分解成小件,用绳子捆扎成捆,再用小船运送。战士们就这样轮流摆渡,整整花了三天时间才完成渡江。期间,还有几艘小船被江中的浮冰撞翻,所幸巡逻艇及时营救,没有造成人员伤亡。

  进入朝鲜境内后,9兵团面临的又一个严峻考验是补给问题。由于行军速度太快,后勤补给跟不上部队前进的步伐。有时候,一个连队只能靠一天的口粮支撑三天的行军。在这种情况下,指战员们开始自己动手找食物。他们挖野菜、捡野果,甚至把树皮也煮来充饥。

  最难熬的是夜晚。为了尽最大可能避免被敌机发现,部队不能生火取暖。战士们只能挤在一起,互相取暖。那些穿着改制日军大衣的战士会主动跟没有冬装的战士挤在一起,尽量分享有限的温暖。有的战士甚至把大衣脱下来盖在受伤的战友身上,自己却只穿着单衣在寒风中坚持。

  就这样,9兵团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,终于在11月底到达了指定位置。此时的长津湖地区,气温已经降到了零下30度以下。更严峻的考验,还在等着这支英勇的部队。

  在长津湖战役中,贺晋年提供的那批改制日军大衣发挥出了意想不到的作用。这些大衣由于采取了特殊的双层结构设计,不仅保暖效果极好,而且在战斗中还起到了保护作用。

  战役开始前,9兵团的一个侦察连在执行任务时发现,这种改制大衣的面料具有特殊性能。当时,一名侦察员在潜伏时不慎掉入冰水中,但穿着这种大衣的他并没有立即被冻僵。这种大衣的外层布料经过特殊处理,能够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抵御水分渗透,而内层则能保持相对干燥。

  这一发现立即引起了指挥部的重视。经过仔细研究,他们发现这批日军大衣是专门为严寒地区作战设计的。大衣的面料采用了特殊的织造工艺,纤维之间形成了微小的空气层,既能保暖又能防潮。而且,大衣的剪裁设计也很合理,即使改制成两件后,依然能保持较好的保暖效果。

  在随后的战斗中,这个特点帮助了许多战士。12月初的一次战斗中,27军某部队在突击敌人阵地时,不得不穿过一片结冰的沼泽地。那些穿着改制大衣的战士,即使不慎踩破冰面,也能继续作战。而这些大衣的深褐色,在雪地中反而成了很好的伪装色。

  更为关键的是,这种大衣还有一个意想不到的优点:它的领子特别高,可以遮住大半个脸,这在零下40度的严寒中显得很重要。战士们还发现,只要把领子竖起来,再用绳子固定住,就能很好地保护面部,防止冻伤。

  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这些大衣的作用,部队还总结出了一套穿戴方法。他们把大衣的扣子全部换成了活动扣,这样即使手指冻僵也能快速穿脱。有的连队还在大衣内侧加装了布袋,可放置干粮和急救包,既方便携带又能借助体温保持物品不结冰。

  在长津湖战役最艰苦的日子里,这些改制大衣甚至成了临时的担架。当有战士负伤时,其他战友会把大衣铺在雪地上,用来转移伤员。大衣的面料够结实,即使反复拖拽也不会破损,且能阻挡地面的寒气。

  一个战地记者在战后的采访中记录道:在长津湖战役中,9兵团的伤亡率虽然很高,但冻伤的比例却相比来说较低。这与这批改制大衣的防寒效果密不可分。尤其是在战役后期,当气温降到最低点时,这些大衣为战士们提供了最后的保护。

  到了战役结束时,这些大衣大多已经破损不堪,但它们依然被战士们视若珍宝。有的部队甚至把残存的大衣收集起来,作为战斗纪念品保存。这些大衣见证了战士们在极寒条件下的顽强作战,也见证了贺晋年同志那个关键决定的重要性。

  1953年春,一位来自浙江的老人来到沈阳,手里捧着一件破旧的军大衣。这件大衣的主人是他的儿子,一名在长津湖战役中牺牲的9兵团战士。这件大衣是部队特意找到并寄回给他的,因为在大衣的内侧口袋里,还保存着那名战士生前写下的一封家书。

  这件大衣原本是由贺晋年调拨的那批日军大衣改制而成。在战役结束后,9兵团的后勤部门对战场上收集的物品进行整理时,发现了这件沾满血迹的大衣。大衣虽然破损严重,但依然保持着完整的形状,这得益于它优良的制作工艺。

  老人将这件大衣捐赠给了东北军区博物馆。随后,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对这件大衣进行了详细的修复和研究。他们发现,这件大衣上除了战斗留下的弹痕外,还有多处手工缝补的痕迹。通过这一些痕迹,可以追溯到这件大衣在战场上的经历。

  在大衣的右袖上,有一个被火药烧焦的洞,周围的布料已经变得焦黑。但是在洞的边缘,能够正常的看到用粗线缝补的痕迹。这个修补痕迹表明,这件大衣的主人在受伤后仍继续战斗。而在大衣的后背位置,还留有几处被担架磨损的痕迹,这说明这件大衣也曾用来转移伤员。

  更令人注意的是,在大衣的内侧,还发现了一个特别加制的暗袋。这个暗袋是用同样材质的布料缝制而成,里面还残留着一些药品包装纸的碎片。据老兵回忆,当时很多战士都在大衣上加制这样的暗袋,用来存放急救药品和火柴等重要物品。

  1956年,东北军区决定将这件大衣作为珍贵文物永久保存。博物馆专门为它制作了防潮防蛀的展柜,同时还原了它在战场上的使用场景。在展柜旁边,还陈列着其他战士的同款大衣,以及当时的照片和文字资料。

  这件大衣的故事很快传开,引来了许多人参观。这中间还包括一些原9兵团的老战士,他们看到这件大衣时,都能说出一些相关的往事。有的老战士还专门带着家人来看,向下一代讲述那段艰苦卓绝的战斗历程。

  1960年,一位日本退伍军人来到博物馆参观。当他看到这件改制大衣时,说出了这种大衣的具体设计细节。原来这种大衣是1944年日本陆军为适应东北严寒气候专门研制的,采用了当时最先进的纺织技术。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这些大衣能在极端环境下依然保持良好的性能。

  在之后的岁月里,这件大衣一直静静地陈列在博物馆中,见证着一段段来访者讲述的故事。它不仅记录了一个战士的牺牲,也见证了贺晋年同志当年那个果断决定的重要意义。每年冬天,当东北的寒风再次呼啸而过时,这件大衣似乎都在提醒人们记住那个极寒的冬天,记住那些在长津湖战役中奋战的勇士们。